|
印光大师:若泛泛悠悠,则其利益,亦是泛泛悠悠 |
|
念佛一事,所求皆得。为现在椿萱求福寿,为过去祖祢求超升,均无不可。然须至诚之极,方有感应。若泛泛悠悠,则其利益,亦是泛泛悠悠。回向之文,宜于正回向后,自己依所求之意,作数句。但表其心,不必铺排。汝既知净土法门,尚宜与一切人说其利益,令彼修持,况生我之父母乎。为父母回向,固为至理。而不劝父母,自己修持,便失真实孝亲之义。若父母天性与佛相反,当至诚代父母持念回向,消除宿业。久而久之,自会生信修持。诚之所至,金石为开。况父子天性相关,而有不能转移之理乎。 ❖❖❖ 摘自《印光法师文钞》 •三编卷三 •复马宗道居士书一 参考今译 念佛这件事,所求都能如愿。为现在的父母求福寿,为过去的祖先求超升,都可以。然而必须至诚到极点,方才有感应。如果泛泛悠悠,那么其所得的利益,也是泛泛悠悠。回向文,应该在正回向之后,自己依照所求的心意,说几句。只是表明心愿,不必铺排文字。你既然知道净土法门,尚且应该对一切人讲说其中的利益,令他们修持,何况是生养我的父母呢?为父母回向,固然是正理。而不劝导父母,只是自己修持,就失去真实孝敬父母的意义。如果父母的天性与佛法相反,应当至诚代为父母念佛回向,消除宿业。久而久之,自然会生起信心,修持佛法。诚心所到,金石都会打开。何况父子天性,互相关联,而有不能转移的道理呢? ——如诚法师译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印光大师讲经典、咒语、文集 印光大师讲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印光大师讲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讲大悲咒 印光大师讲大势至菩萨圆通章 印光大师讲地藏经 印光大师讲法华经 印光大师讲梵网经 印光大师讲观经 印光大师讲华严经 印光大师讲金刚经 印光大师讲楞严经 印光大师讲楞严咒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 (2022-20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