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14--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 网站所有文章 ->  星云法师所有开示-> 星云法师开示普门品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14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下载DOC文档  



  【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嗔。】

  「嗔」,是狰狞忿怒的样子,「恚」,是心中存在的忿恨;其害之大,前面已说了很多。

  佛遗教说:「劫功德贼,无过嗔恚。」

  法句经上说:「能制自恚,如制奔车;善为御心,去暗入明。」

  在百喻经上,有一段关于嗔恚的故事,是很有趣的:

  有一个地方,集合了很多的人在批评一个人,他们都在批评著某某一个人:

  「那个人虽有德行,却有两个缺点,一是容易发怒,二是行动轻躁。」

  大家都是这样的批评著,恰巧这些话被那个人听到了,他从后门外走来:

  「你们是说的什么?」

  那个人这样讲了以后,就把批评他的那个人摔倒在地上。

  「为什么要如此粗暴?」大家都这样责问他。

  「俺什么时候容易发怒?什么时候行动轻躁?我本来不是这样,你们乱批评,所以非打你们不成!」

  这样一说,傍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容易发怒的人,他虽自己说不会怒的,不会怒的,可是,易怒倒底是人之常情,要压制是不能够的。

  又百喻经上有一段同样意思的故事:

  某一个地方,有一个池塘,里面的水干涸了,有两只雁见到一个龟吃不到水而苦得很,雁就向龟说道:

  「龟呀!你可以衔一根树枝,我们衔著树枝的两端飞起来,把你带到有水的地方去。可是,你可千万不能讲话呀!」

  那个龟听了,就衔了一根树枝,两个雁就衔了两端飞起来了。当他们经过一个村庄的时候,下面村庄上的小孩子看了都说:

  「喔唷!龟被雁衔去了!」

  龟听了这句话后,忽然的大怒起来:

  「你们知道些什么事?」

  话刚出口,龟就跌落到地上死了。

  我们嗔恚的根本,就是由我执而起,不肯输给人家的原故。

  嗔,是有对方的,向人冲动生起的一种恶性情感,但对方不一定同样的生起嗔。只要悟到没有对方,则嗔的烦恼自然也就消失了。常念观世音,知道根境是一。能够根境圆通,就没有我与对方,则嗔怒也就不会生起,更没有忍耐的必要。如果一心称名,常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就是想嗔也嗔不起来了。

  佛在杂宝藏经中,有这样戒嗔恚的话:

  「得胜增怨,负时增忧;不争胜负,其乐第一!」

  不争胜负,是安住在自他平等的观念之上,是战胜了嗔恚的心。这个自他平等的观念,可说是观世音菩萨所示,在你发怒时,如果诚心称念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则心能安住于慈忍,不起憎恶,嗔恚也就消失了。

  过去有一位将军,气量非常的狭小,有一点小事,就对部下发脾气,他的夫人也没有办法,以此引为很大的苦恼。然而这位将军对于佛教倒非常信仰,他虽然称颂佛菩萨的圣号,但又对于称念佛菩萨的功德,能得光明遍照,触光柔软的法乐利益,有点怀疑。可是,有一天早晨,他的夫人为了一点小事不适合他的意,他就带了嗔恚的心,到佛前去称念佛菩萨的圣号。当他开口称念的时候,忽然觉得过去气量小与浅见是不对的,往昔皆非的心,不觉油然而生。同时,心地平和,被欢喜之光所照,他心下才恍然明白,这就是光明遍照,触光柔软的法乐。

  这种境界,就是常念恭敬,便得离嗔的现益。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星云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星云法师讲阿弥陀经      星云法师讲八大人觉经      星云法师讲大乘起信论      星云法师讲金刚经     

星云法师讲坛经      星云法师讲心经     


其它法师讲《普门品》

宝静法师讲普门品     彻悟法师讲普门品     达观法师讲普门品     大愿法师讲普门品    

广化法师讲普门品     HT法师讲普门品     近湛法师讲普门品     净土法门法师讲普门品    

净心法师讲普门品     梦参老和尚讲普门品     妙境法师讲普门品     其它法师讲普门品    

圣境法师讲普门品     圣严法师讲普门品     虚云老和尚讲普门品     宣化上人讲普门品    

演培法师讲普门品     智海法师讲普门品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 (2022-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