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把最殊胜的法门布施给众生,你将来得的果报是第一--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 网站所有文章 ->  净土法门法师所有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把最殊胜的法门布施给众生,你将来得的果报是第一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下载DOC文档  



  我们对上,譬如父母师长,对长辈我们称供养;对平辈、对下辈,我们称布施。所以供养跟布施是一个意思,供养是比较恭敬一点的称呼,它的目的是在拔除我们的根本烦恼。这个根本烦恼是什么?佛在经论里面,将凡夫的烦恼说之为无量无边;无量无边就太多太多了,说话就不方便了,所以把它归纳成八万四千。这个八万四千,确确实实是一条一条能说得出来的,不是一个笼统的数字,是确确实实有八万四千条。八万四千要在平常讲演的时候,那也太琐碎了,所以就再把它归纳,归纳成一百零八,一百零八类,叫百八烦恼。我们这个念珠是一百零八颗,它的意义就是断百八烦恼,是这个意思,把烦恼念掉。可是百八虽然是不多了,说起来还是很罗嗦,再归纳,像天亲菩萨在《百法》里面给我们归纳成二十六个,这个就比较简单了。通常讲经说法要说得详细一点,都讲二十六个烦恼。但是一般情形,还不说这么多,这么多太麻烦了,再把它归纳成六个,六个叫根本烦恼。这六个还嫌多,再归纳成三个,这三个是贪瞋痴。所以「贪瞋痴」称作三毒烦恼,所有一切烦恼都从这三个根本烦恼生出来的,所以叫做根本。贪瞋痴如果再要归纳,就归纳成一个,那就是最毒最毒的「贪」,贪心最毒!归纳到最后一个是贪心。

  布施,就是把贪心破除掉。所以菩萨修行的纲领有六个,第一个就是布施,布施度悭贪。我们知道它真正的用意,我们才会认真的学习。古人常讲「爱不重不生娑婆」!你为什么会生到娑婆世界?为什么会去搞六道轮回?说实在话,都是贪爱的心太重。

  贪爱的对象非常广大,世间的五欲六尘,出世间的大小乘佛法。世间法不贪了,贪佛法,行不行?还是不行,还是搞六道轮回。佛是教我们断贪心,不是教我们换贪的对象,这一点要搞清楚。所以世法不可以贪,佛法也不能贪。贪是生死轮回的根本,这一个烦恼最难拔除,可是非拔除不可;你要不能拔除,就不能出三界,就不能够免轮回,这个事情麻烦。

  我们讲了生死、超三界、出轮回,有一个很简单的定律,不管你修学哪个宗教、哪个法门,你那个贪的念头是不是真的断尽了。贪瞋痴果然断尽了,那你就决定能够超越轮回。你修行得再好,这个贪瞋痴念头不断;换句话说,你决定还是在轮回之中,你出不去。由此可知,这个布施供养是佛门里面最重要的一个修学的手段。

  用什么心来布施?用恭敬心修布施,就叫做供养。所以此地供养的对象,跟前面两条所说的一样,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这个话要听清楚,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过去佛,我们知道佛在经典里面给我们介绍了很多;现在佛,像药师佛、阿弥陀佛都是现在佛,没有灭度,还住世的;未来佛,所有一切众生都是未来佛。由此可知,这个布施供养的对象是一切众生,他们才真正需要。

  用什么方法布施?佛告诉我们,世间人没有一个不求福报的,福报可以分为三大类:一个是财富,这是世间人拼命在追求的;第二个是智慧,聪明智慧;第三个是健康长寿。古今中外,没有一个人不追求,能求得到吗?佛法说「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换句话说,一定能够求得到的。能求得到,为什么许多人在那里求,没求到呢?求有理论有方法,如理如法的求,有求必应。什么叫如理如法?这里面有因有果,我所求的是果报,果必有因,你要知道它的因,我们在因上下功夫,果报必定得到。要懂得理论、懂得方法,这个原理是因果。不但世间法是因果的定律,出世间法还是出不了因果的定律。

  实在讲,这个因果律是真理,诸佛菩萨都不能够推翻,没有人能推翻的。在佛法里面讲得详细一点,因缘果报;通常我们把缘省掉了、报省掉了,单称因果;实际上,因果具足的称是「因缘果报」。

  佛告诉我们,财富从哪里来的?财富是从财布施得来的,原来财布施是因,得财富是果报。我们施财得财,施衣得衣,施食得食。这个财里面包括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你布施什么,就得什么。可见得如果要是昧了因果,昧了就是不明了因果,颠倒了因果,我想求财富,不肯修布施,要求神、求佛菩萨怎样保佑我,就发了财,这是昧了因果。佛菩萨、神明没有这个能力,没法子帮助你,是要你自己真正去修。

  佛菩萨帮助我们的,是把这一桩事情的真理,就是真相告诉我们,方法告诉我们,我们依照这个事实、依照方法来修,别人可以得到,我们当然也能得到。因此,财物不要藏在自己家里,那个是没有福报的,应当要布施;要以清净心、平等心,广为布施。哪个地方有需要,我们有多余的就帮助他,这是你真正在种福,哪有不得福报的道理!

  你施的愈多,施的心愈清净,你得的财富愈多,得的财富也很顺利。我们看这个世间人有的人赚钱赚得很容易,没有操一点心,这个钱财就滚滚而来了;有人财是发了,赚得很辛苦,这里头都有因果。布施的时候,施得很痛快,心里面没有计较,这个布施得很舒畅,得来就很容易;布施得很勉强,听到别人劝请,好不容易布施一点,布施之后又后悔,这个将来得的果报(果报是一定有的),就得来很辛苦。

  实在讲,所谓「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命是什么?命是你自己造的,不是别人定的,这个一定要知道。善因,决定有善果;恶因,决定有恶报;因缘果报,丝毫不爽。尤其是佛法讲的透彻,果报通三世。因为我们世间人眼光短浅,往往看到那个人不是一个好人,为什么他发财,作大官,非常有地位,而且还长寿,好像老天爷非常不公平,这样的恶人为什么给他富贵。诸位要晓得,他这一生的果报,是他前世所修的;这一世作恶,实在讲,他的果报已经逐渐逐渐在打折扣,已经在消失掉了。如果这一生再要行善,他的福报就大了,这一生享不尽,生生世世还在享。这一生如果作恶的话,那前生果报决定在这一生当中消耗殆尽,他这一生所造的恶业,来生得果报,这一点要知道。来生不报,如果他的福报很大,还有余福,来生再享福,他有后报,后报就是第三世以后,一直到无量劫,什么时候他这个恶的因缘成熟了,恶报自然就现前。这是说我们布施供养是修行的手段,非常重要。

  人为什么造业?人会造业是没有智慧,是迷惑颠倒,不能辨别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才会造业。因此,聪明智慧非常重要。佛在大小乘经典里面常常劝我们,宁可没有福,不能没有慧;有福没有慧,享福就造业;唯独有智慧、再有福报能够普度众生,那是福上再加福,那个福报就大了。

  智慧从哪里求?智慧从法布施,世间法布施得世间的聪明智慧,佛法里面行布施得般若智慧。世法里面,范围非常广泛;凡是我会的,我通达的,遇到别人不会,我以非常欢喜帮助他的心来教导他,让他也会,这叫法布施。举个小例子,我会烧菜,他不会,这是很小的事情;像我们佛门同修,我们在此地没有道场,但是有许多地方可以借,像活动中心可以借,其至学校也可以借,一个星期、或者半个月一次,或者一个月一次,我们在这里教烹调,有喜欢学的同修到这一天来,都可以参加,这都叫法布施。

  如果收费,那就不是,收费那是买卖,那个福报得不到。为什么?因为福报你立刻就得到了,一个人交多少钱,马上就得到了,这个叫现世报,马上福报就报掉了。如果不收费的,这个福报就大了,这个福报留在后面再报。所以诸位你尽管布施,后福无穷!我会什么样东西,好好的去研究它,找机会来帮助需要的人,世法里头任何一样都好。

  佛法当然就更殊胜了,普贤菩萨在《行愿品》里面给我们说,一切财布施之中,都比不上法布施;法布施的功德,无量无边。这个法是指的佛法,把佛法介绍给别人。佛法里面,有权实、大小,这就不一样了。因此,你布施佛法给别人,就是我们把佛法推荐给别人、介绍给别人,将来所得果报的大小,与你布施的法,与你布施的心,决定是成正比例的。

  一切法门当中,我们今天知道了,念佛求生净土是第一法。从前不晓得,我们在大乘法里面,样样都好,都来布施;现在知道了,当然要把最殊胜的法门,作为我布施众生的手段,你将来得的果报是第一。

  现在修法布施比从前方便,从前这个经本是手写的,你一年能写几部经;到后来有木刻版,这个木刻版也相当费事,先要写出来,然后雕在木板上,从前印刷是用松烟,没有油墨;就是松子的烟,用棕的刷子刷,一张一张的刷。诸位如果有机会到大陆去观光旅游,可以到南京去参观金陵刻经处,因为金陵刻经处还有旧的书,老的方法还在那里刷,你就可以去参观参观,知道从前的书是怎么印出来的。现在他们进步了,不用松烟,用油墨。但是用油墨还是刷,油墨比松烟好,松烟的那个古本的书,你用手摸摸的时候,手上就有灰,黑的,这个污染,油墨不会,这也是常识。

  现在我们可以印经,印经是法布施。现在印刷术发达,也很进步,印的东西好,价钱很低廉;像我们现在送给诸位这些经本,我们每次都印一万册、两万册,到处送给人结缘,这是法布施。

  法布施里面,选择经典,这是非常非常重要。如果你布施假的佛经,误导众生,这个罪过就非常非常重;你布施的是正法,功德无量无边。过去大慈菩萨曾经说过,他说你在一生当中,能够劝两个人念佛,这两个人念佛真的往生了,就比自己精进。你如果真的劝两个人往生了,说老实话,你自己往生就很有希望。纵然临终有业障现前,都有办法,为什么?这两个是你劝他念佛,他们两个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到你临命终时,他看到了,他一定拉著阿弥陀佛一同来接引你,为什么?因为我到这边来的是他帮助我来的,不是他,我不知道,我要报恩。确实如此。这是一切佛法当中,没有比这个更殊胜,这个果报真正不可思议;你要是真正晓得这个好处,你就会认真去做了。帮助别人,真的是帮助自己。

  大慈菩萨说能劝十几个人,福德就无量无边了。如果能够劝几百人、几千人,你就是真正的菩萨了。如果能超过一万人,那你就是阿弥陀佛再来。这是大慈菩萨偈里头说的。《龙舒净土文》里面,曾经多次的引用大慈菩萨的这个偈子。我这一次印了一个单张的,这里面就有。

  所以我们要随时随处,凡是认识的人,亲戚朋友,都用这个方法去劝他。我们这里经书很多,欢迎大家拿,拿回去寄给你的亲戚朋友,辗转布施,辗转供养,功德无量无边。你不要客气,拿一本、拿两本不好意思;我拿的这么多了,起贪心了;不是的,你拿去送给别人,这是好事情;统统发完了,我们台湾会再寄过来,这个书我们一年总要印几十万册,向全世界赠送。

  台湾这个社会,在全世界来讲,可以说是最乱的社会。最乱,它还能维持下去,各方面都还不错,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实在讲,世界上许许多多人都找不出这个因素,这么混乱的一个社会,年年赚钱。诸位要是懂得一点佛法就恍然大悟了,台湾人布施供养是世界第一。印经要钱,财布施;佛经是法宝,也是法布施。那他为什么自己没有聪明智慧?他不念,他把法送给别人,他自己不要。如果自己照佛法修学,确实台湾是我们这个地球上的极乐世界,这是一点都不假。台湾比不上外国的,只有三桩事情:第一个是污染,环境的污染非常严重;第二个是社会不安定,风气很坏;第三个是交通混乱;能把这三桩改进,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地区能比得上台湾。今天是整个台湾人都在修福,没有不修福的,所以今天享受这样的福报是有原因的。

  无畏布施是别人身心不安,有恐怖的时候,我们帮助他,使他离开恐怖,身心得到安稳,这叫无畏布施。无畏布施里面最具体的是放生,是素食;素食就是无畏布施,使一切众生对你没有恐怖之心,知道你不会伤害它,这是得健康长寿的果报。

  素食里面,养分是非常非常的充分;不要以为吃素没有营养,那是心理作祟。佛法告诉我们,「一切法因心想生」,可见得确确实实如经论所说,心生法,法生心。最要紧的还是自己的信念,念头能决定一切,你的心清净,营养就足够了。

  佛陀在世的时候,出家的比丘日中一食,一天吃一餐。那个时候的制度是托钵,托钵就不能讲求素食了;如果素食,人家供养你,一定要供养素斋,会给别人带来不方便,那这就不慈悲了。所以佛法说的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你吃什么,就供养什么,不要特别替出家人去准备。佛教传到中国之后,生活跟大家还都是一样,没有吃素的;素食运动是梁武帝提倡的。这些事情都必须要知道,一定要晓得。

  现在交通便捷,常常到外国去观光旅游参学,佛教徒无论在家出家吃长素的只有中国,日本的佛教徒不吃素,韩国也不吃素,泰国、锡兰更不吃素。我们到这些佛教国家,他看到我们吃素很奇怪,为什么不吃肉?我们看他们又吃肉又喝酒,看起来也很别扭,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不相同。

  佛的制度里面,没有教我们吃长素,只教我们不杀生,吃三净肉,三净肉是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杀,你在市场里面买的统统是三净肉。所以学佛的佛弟子,绝对不买活的动物回家来杀,也不可以在市场里买活的东西,叫他杀了带回去,这个不可以,这是犯杀生的罪过,这是破戒了。特别像美国,冷冻的这些鱼肉,那绝对是三净肉。

  梁武帝是虔诚的佛教徒,也是佛教的大护法,他读《楞伽经》,读到菩萨大慈大悲,不忍心吃众生肉。他读到这一段经文非常感动,於是他就下定决心,不吃众生肉,这就是素食的来源,是从他这儿来的。他是佛门护法,在佛门里面鼓吹,於是出家人首先响应,中国佛教素食从这儿来的,不是从印度传过来的,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建立的。梁武帝以前的出家人都吃肉,梁武帝以后,才真正把这个素食运动在佛门里面推动,而且非常有成就。我们知道这个历史,知道这个事实,绝对不是说佛教徒一吃肉,那就犯了天大的罪过,好像就不得了了;没这回事情,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

  更重要的一点,我们必须要知道,这个身体就像机器一样,机器每一天都在那里运动、在那里运作,它需要能源,需要热能来推动它,饮食就是能量的补充。每一个人的体质不一样,有人这个身体非常消耗能源,换句话说,他补充就要多;有些人消耗的量就少,他补充就不需要很多。

  这些能量消耗到哪里去了?我给同学们说,百分之九十五消耗在妄想上。所以一天到晚胡思乱想的人,那个能量就消耗得太大太大了。出家人心地清净,他的妄念少,烦恼少,需要量就少,所以他的身体很健康,他需要的量很少。佛在经上告诉我们,阿罗汉的定功很深,那不是平常人,我们比不上的,阿罗汉七天吃一餐,他就够了;辟支佛,就是缘觉,他那个定功比阿罗汉还要深,人家半个月吃一餐。你在经上看到,阿罗汉跟辟支佛去托钵,半个月出去托一次,一餐就够了,他消耗的少。所以能量的消耗与劳心劳力都不相干,一个操心的人,劳心劳力的人,消耗都少;唯独妄念烦恼,那个消耗就太大太大了。

  这一桩事情,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实际的例子。我在台中亲近李炳南老居士十年,李老居士日中一食,他每天吃一餐。我跟他在一起,他告诉我,他吃一餐吃了差不多将近有四十年了;学佛没有多久,他就吃一餐,一直到我跟他的时候,他七十多岁。我观察他的工作非常繁重,不但讲经教学,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俗话说能者多劳!建立「台中莲社」这个道场,莲社里面莲友有十几万人,他把它分班,分成四十八个班,每一班跟老师一个月见一次面。你们想想看,四十八个班,李老师每一天都要接见大众,都要跟大家讲开示,勉励他们念佛。那个大的班,一天一个班;如果班上人少一点,就两个班、三个班合在一天;因为一个月只有三十天,有四十八个班。天天要开会,接触这些大众。

  大众老师跟他们讲开示之后,还有一些疑难杂症要问的,要跟他解答的。老师医道很高明,他这个中医确实非常高明,同修当中生病都找他,他也不能拒绝。还要到学校上课,到孔德成先生那里去上班,一天到晚忙得不亦乐乎。一般人想见他,必须在两个星期以前跟他约定时间;在一般讲,一个星期之内要跟他约时间,是约不到的。他每天这个时间排得紧紧的,非常忙碌,一天吃一餐。

  一餐吃多少?那个饭量之小,一般人想像不到。台湾那个小馒头,一点点大的两个;一碗稀饭,两个馒头,两个小菜,他的生活就这么简单。你要去看,这哪有营养呢?没有营养。人家活了九十七岁往生,不要扶拐杖,不要人照顾,眼睛不要带眼镜,说话音声宏亮。今天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是决定研究不出来的。所以劳心劳力消耗能量都不多,统统消耗在妄念上。

  因此,饮食的多寡,一定要看自己的体力,这个东西不能勉强学;勉强学,你的身体一定会出毛病。现在有不少人持午,好像持午是一桩很了不起的事情,很荣耀的事情。他一天到晚妄想多,能量补充都来不及了,他还要装著持午,晚上不吃,充面子。晚上一餐不吃怎么办?中午一餐把晚上也吃掉,吃那么一大盘,结果肠胃坏了,没几年就得胃病。这个病从哪里来的?从面子上来的,何苦!真正持午,或者是一天吃一餐,跟平常饭量一定是正常,不能够加一点,加一点那已经错了,这是我们说到饮食起居一定要知道的。所以无畏供养里面,这个素食就已经做到了。

  持戒是无畏布施,忍辱是无畏布施。譬如一个人他修忍辱波罗蜜,平常我们言行不小心得罪他,我们不会担心,因为他不会怪罪,他也不会报复,我们身心能得到安稳。持戒,我们守法,譬如持不杀生的戒,动物看到我们不会害怕,知道我们不会伤害它。持不偷盗的戒,人家的财物摆在面前,他离开了很放心,这个人持戒,他不会动我的,他没有恐惧的感觉。这都是属於无畏布施。

  因此,「广修供养」这一条里面,包括的范围很大,特别我们要注重在法供养,就是如何将佛法普及到一切众生。在这个时代尤其需要,而且特别需要这一部《无量寿经》。为什么?前面跟诸位介绍过了,这一部经是最契现代人之机,最适合当前的社会;要想个人这一生幸福快乐,家庭美满,社会和谐,国家富强,世界和平,这一部经统统都可以达到。

  经文并不算很长,读诵研究修学都非常方便。如果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力量,可以再研究其他大乘经典。如果觉得时间少,工作很繁忙,不愿意深入经藏,那么这一本一生足够用了,我们修学世间的目的、出世间的目的统统都能够达到。真正能够依教修行,那是真实的供养;能把这一部经普遍的宣扬介绍,帮助佛接引一切大众,这是供养如来。说实在话,诸佛如来对我们什么都不需要,一个是希望我们自己这一生决定成就,第二个希望将这个法门普遍的宣传。

  无量寿经  (第十九集)  1992/6  美国圣荷西迪安那大学  档名:02-012-0019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典、咒语、文集

净土法门法师讲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净土法门法师讲阿弥陀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八大人觉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般若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报父母恩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大悲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大集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大势至菩萨圆通章      净土法门法师讲当来变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地藏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法华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梵网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公案      净土法门法师讲观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华严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金刚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精华录      净土法门法师讲净宗朝暮课诵      净土法门法师讲楞严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楞严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六字大明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普门品      净土法门法师讲普贤行愿     

净土法门法师讲十善业道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坛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往生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文钞     

净土法门法师讲无量寿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心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信愿行      净土法门法师讲药师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圆觉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占察善恶业报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 (2022-2030)